时间:2022-09-13 22:14:48 | 浏览:3135
今年1-6月份佛山五区的的经济数据已相继发布。数字背后,五区各具亮点。
南海区GDP达1534.09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在五区中最高,尤其是面对新一轮的疫情影响,保持住较强的经济韧性。
经济体量则是顺德最大。2021年上半年,顺德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1.7亿元,同比增长17.3%,工业动能强劲,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
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也是五区中唯一一个三产占比超过二产的行政区,今年上半年实现二产拉动力首超三产,外贸增速跑赢全市。
三水上半年增速明显,GDP为649.9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外贸进出口同样增势迅猛。高明区GDP为467.32亿元,同比增长13.8%,尽管增速整体垫底五区,但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实现主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在旅游物流业拉动第三产业也实现“逆袭”。
禅城
二产拉动力首超三产 外贸增速跑赢全佛山
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9.8%,比第三产业高出2.2个点。二产拉动力首次超越三产,成为拉动全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三产结构比重出现略微下滑,比重为63.8%。
从第二产业的规模看,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06.01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90.00亿元,增长69.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了46.1%。工业新动能行业总体向好,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幅较大,分别增长50.5%、75.2%,后者较一季度提升了65%。
与此同时,工业行业增长面也有所提升。在29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有25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6.2%,较一季度提升14.8个百分点。其中,17个行业的增速高于区总体水平,家具制造业以4.0倍的冲劲拔得头筹,增速达到65%以上的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等。
作为佛山第三产业中心的禅城,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的势能略减。其中,房地产、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等行业对GDP拉动力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禅城的外贸进出口继一季度迎“开门红”后蝉联全市榜首。据佛山海关驻禅城办事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禅城区进出口总值661.7亿元,同比增长106.3%。进出口总值占同期佛山市外贸总值的21.2%,累计增速在佛山五区中继续排在首位。
南海
新一轮疫情下增速领跑 引进超亿元项目达50个
上半年,南海区可谓是打了一场“翻身仗”,尤其是面对新一轮的疫情影响,前6个月依旧保持住了相当的经济韧性。数据显示,上半年南海工业经济基本盘稳固,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五区第二;三大产业带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明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成一汽-大众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5G+智慧工厂项目,共同推进5G+智慧工厂应用场景联合测试及实践,打造产业链5G+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
招商引资方面保持良好增势。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南海新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超50个,计划投资额超450亿元;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额达3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
南海上半年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逐月回升的态势,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近两年平均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达16.7%,经济成绩值得肯定。
然而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南海区经济发展仍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土地空间制约产业发展等问题。为此,南海突出村改大攻坚,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截至目前,全区完成村级工业园拆除改造13018.6亩,占今年目标任务的43.4%,累计拆除改造4.8万亩。
顺德
制造业动能强劲经济体量集体领先 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一半
上半年顺德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全省均排在前列。良好开局来自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功能品质持续优化的时候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数据显示,上半年顺德全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965.6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2亿元,同比增长25.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顺德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制造业动能强劲。
上半年,顺德加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推进。研究出台率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计划3年安排36.92亿元、争取市级财政扶持17.96亿元,累计投入近55亿元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用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与此同时,顺德利用村改出来的宝贵空间,首先以“工改工”为主保障产业发展的空间,加大招商引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7月26日,顺德全区工业用地公开交易2278亩,出让面积占全市总量逾四成,为佛山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上半年,全区共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招商项目10个,总投资434亿元。
三水
主题招商“小分队”发挥作用 经济稳增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
上半年,三水工业生产持续加速恢复、外贸进出口增势迅猛。数据显示,上半年,三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1.91亿元,同比增长30.4%,优势传统工业、先进制造业引领工业稳定回升;进出口总额完成198.96亿元,同比增长94.7%,两年平均增长23.1%,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持续增强。
经济稳步增长的背后是,三水以项目为王,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泛家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充分发挥主题招商“小分队”作用,全区招商引资平稳推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数据显示,1月—6月,三水在投资超50亿元项目和总部业态方面实现突破。全区新引进白云科技、彩虹精密汽车零件等项目108个,计划投资总额308.3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超50亿元项目1个,超20亿元项目4个。
此外,作为工业强区,三水还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引导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广东联合富士电梯有限公司陆续上线数字化平台系统,产能提高30%,生产周期缩短10天,用电量节省10%;金牌陶瓷数字化工厂建设见实效,数字化生产线5月底进入了试产阶段;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399亩的新明珠数字化智能工厂正抓紧施工建设,首期预计在8月竣工投产。
高明
主板上市实现零突破 “项目为王”三产“逆袭”
尽管增速指标在五区中不具竞争力,但高明上半年,在区域原有发展现状上完成多项突破,在制造业发展方面,上半年高明实现主板上市实现零突破、技改完成投资位列全市第一;在旅游物流业拉动第三产业也实现“逆袭”。
今年以来,高明坚持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上半年全区10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24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56.99%。其中,10个集中投产项目如期完成,投资进度全市第一。
在制造业方面,上半年,高明区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上半年完成“个转企”44家,244家纳入“小升规”培育库,主板上市实现零突破。而在技改升级方面,上半年高明技改备案项目95个、计划投资31.94亿元、技改完成投资1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149%、51.1%,其中技改完成投资位列全市第一。
第三产业历来是高明发展短板,但今年上半年高明第三产业的成绩却很亮眼。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增速全市第一,占GDP比重增至24.7%,创下近年新高。其中,旅游业新增入库酒店4家,上半年接待游客687.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69亿元;物流业持续壮大,外贸女装巨头希音进驻安博物流园,星亦供应链预计9月投用。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姚建国 关婉灵 刘钰滢
数据来源:佛山市、五区统计局
过去五年,惠州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沉着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精准施策,主动作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大步迈向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五年
广西扶贫网近年来,贺州市平桂区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联盟 ”为载体,统筹资源、创新经营方式、拓展发展渠道,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效实现形式,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由2016年的421.18万元提升到2019年的1550.96万元,实现了
南昌VR产业基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5月27日,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全市各县区充分发挥区域内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选择主攻赛道,构建“一核三基地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指在红谷滩区建设全省
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将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强化通道、产业、生态等功能协作,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支持巴中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
来源:温州新闻网温州网瓯海支站讯 10月31日,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在主持召开全区重点工作部署会时强调,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紧起来、快起来、冲起来,以实干实绩夺取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区领导曾瑞华、金衍光、肖剑、周金平、吴雪梅、林杰,区人民法院院
天气:今天白天晴间多云,西南风2—3级,降水概率10%,夜间晴间多云,南风2—3级,降水概率10%,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7℃。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良,首要污染物PM10/臭氧。限号:今天不限号。自9月6日起,我市暂停实施机
纵观宁马两市247公里长的跨界线,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濮塘,既是镶嵌在两市间最原生态、最璀璨的“绿色明珠”,更是花山区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最前沿”。“携手共绘一张蓝图”,正在这方山水相连、风景绝秀之地起笔谋篇。山水相融景日新,马鞍山市花山区
人民网-安徽频道站在淮北建市60周年的时间节点,聚焦淮北唯一辖县濉溪县,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画卷,在濉溪大地徐徐铺展。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居全
今年前11个月,阜阳市聚焦“六稳”、聚力“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生产稳中提速,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呈现阜阳市经济持续回升、回归常态的良好态势。工业生产稳中提速1-11月份,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
日前,工信部下属的赛迪顾问机构发布去年全国“千亿县”排行榜。陕西神木以1848.18亿元的GDP冲入前十,成为陕西唯一一个入选该排名的地区。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目前,县域经济成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